讲座题目:《人工智能时代科研创新的五种思维》
讲座摘要:讲座将以“1.人工智能时代对科研创新的决定性意义。2.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与长期积累。3.科研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与优势发挥。4.科研创新的体系化思维。5.科研成果多元转化思维”为提纲展开,阐释在人工智能时代下,科研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探讨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如何适应新科技革命,实现“知识的传递跨越”。
讲座时间:2025年11月6日(周四)下午3:00-4:30。
讲座地点:商学院 文B213阶梯教室。
讲座专家:任海涛,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与学校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参与全国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律文件的起草或修改工作。入选“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”和“上海教育法学人才计划”。13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》等文献全文转载。40余篇教育法治领域的决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批示。主持国家级课题两项、省部级课题多项。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(2022年二等奖)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2024年青年成果奖)。入选“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(2022年版)”和“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”。代表作为《教育法学导论》《教育法学分论》《法治教育学导论》《校园欺凌法治研究》《教育惩戒法治研究》等。
